美专家分析我国可能会采取的行动来限制美国

金融专家分析我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来减少美国金融武器对我国的影响的分析总结

人民币的国际化与其潜在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出现是相关的,但不是等同的。

为了防止美国冻结我国的外汇储备,我国可以积极将其外汇储备分散,远离以美元计价的资产。

以美国为首的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将俄罗斯银行从SWIFT中移除,以及冻结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

金融博弈异常激烈

经济专家称美元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后对俄罗斯的武器化提高了人们的警惕和预期,即我国将加快其去美元化的努力,以防止华盛顿可能对中国实施类似的金融制裁。虽然人民币不太可能很快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取代美元,但人们仍然担心美元对俄罗斯的武器化已经引发了全球金融体系不可逆转的分裂,这将导致两个国际货币体系,一个由美国领导,一个由我国领导。

人民币国际化与作为储备货币的发展现状

人民币的国际化与其潜在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出现是相关的,但不是等同的。人民币的国际化旨在增加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的使用量,而其可能升格为主要的全球储备货币,则需要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被各个国家广泛大量持有在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中。

而人民币在这两个领域的进步微乎其微,尽管自年代初以来,我国在这两条战线上都加大了推动力度。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forInternationalSettlements)的三年期调查,在外汇市场交易中,人民币占年一方贸易总额的4.3%,高于年的0.9%。美元仍然是全球外汇市场上交易最活跃的货币,占年所有交易的88.3%。

我国于年推出的国际支付系统CIPS(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的覆盖范围与跨境金融信息传递平台SWIFT(全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相比仍然相形见绌。截至年3月底,CIPS有1,名参与者,而SWIFT的参与机构则超过11,名。此外,超过80%的CIPS交易依赖于SWIFT的报文传送服务。

作为储备货币,人民币仅占年第四季度全球央行外汇储备的2.8%。而另一方面,美元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储备货币,占年第四季度央行持有储备的58.8%。

IMF:全球央行的外汇储备构成

我国去美元化的前景和影响

鉴于人民币在国际使用和全球储备货币的作用方面仍远远落后于美元,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对策来保护我国免受类似美国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

选项1:远离美元,外汇储备多样化

为了防止美国冻结我国的外汇储备,我国可以积极将我们的外汇储备分散,远离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我国持有的美元储备从年占其外汇储备总额的79%减少到年的59%(根据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报告的最新数据)。这远远低于俄罗斯的美元储备多元化努力,因为俄罗斯央行已将其持有的美元储备减少到仅占其总外汇储备的7%。然而,由于俄罗斯的大部分外汇储备多样化都流向了其他发达经济体的金融资产,而这些发达经济体是美国领导的反对莫斯科联盟的一部分,因此俄罗斯超过一半的外汇储备仍然被制裁有效冻结。

鉴于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深度,如果我国要将其储备资产从美元资产中分散开来,它将别无选择,只能将其投资组合重新分配给其他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工具。事实上,除美国和我们国家外,发达经济体占全球债券市场的96%。(而我国不能以人民币资产持有外汇储备。)

发达经济体所占的市场资本规模

选项2:全力推动人民币实现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

我国可能会发起强有力的推动,推动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这一选择的主要障碍不是美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根深蒂固的主导地位,而事实上我国一直在努力用人民币来削弱美元这种主导地位。相反,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基本障碍是我国目前还无法完全开放我国的资本账户,原因市因为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发达和不够健全。

我国的金融体系由银行主导,这些银行大多数是国有银行。鉴于此,我国的银行贷款并不总是基于商业标准,通常有利于国有企业或者其它有利益关系的私营企业。同时我国债券市场缺乏透明度,因为我国国内信用评级行业一直就对我国债券的评级过高。由于公司治理不善、会计实务不完善、审计标准低以及散户投资者的投机性投资,导致我国股市高度波动。如果我国完全放开我国的资本账户,允许不受约束的资本跨境流动,那么我们不太健康的金融市场可能会在经济压力时期被削弱从而引发资本外逃。

选项3:加快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

中国去美元化的另一个潜在选择是快速跟踪其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发展。CBDC是中央银行以数字格式发行的法定货币,向公众广泛提供。CBDC有两种类型:金融机构使用的批发CBDC和家庭和企业使用的零售CBDC。批发CBDC已经在使用中,因为它们是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即储备)。因此,有效地推出CBDC意味着需要推出零售CBDC。中国人民银行于年开始开发中国的CBDC(称为e-CNY)。无论我国在e-CNY发展方面的进展如何,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要求保持不变。具体而言,我国仍然需要清除资本账户自由化的障碍。此外,尽管中国人民银行保证电子人民币的“可控匿名性”,但隐私将成为电子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投资者认为我国对政府行政权力的制度限制比发达经济体要更加模糊些。

西方对我国实施“震慑与敬畏”金融制裁的前景和影响

美国领导的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将俄罗斯银行从SWIFT中移除,以及冻结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

鉴于我国的经济规模,西方几乎不可能完全切断我国银行与SWIFT的联系。甚至对俄罗斯的制裁也只是将俄罗斯银行部分排除在体系之外,原因是欧洲严重依赖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国际支付系统和国际供应链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通过国际供应链销售和购买的商品通过国际支付系统支付。鉴于欧洲不愿完全切断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因此它无法完全切断俄罗斯银行与支付系统的联系。

而我国在国际供应链中的根深蒂固的重要作用使俄罗斯相形见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广泛领域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而俄罗斯主要是大宗商品的出口国。因此,将我国与国际支付体系完全隔绝将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冲击波,因为它实际上意味着西方与我国的硬脱钩。因此,只有中美之间最极端的地缘政治冲突才能将这一选择摆在桌面上。

冻结我国的外汇储备其灾难性虽然不如将中国完全从国际支付体系中移除,但是鉴于我国的巨大经济规模,此举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冲击仍然是极端的。冻结中国的外汇持有量将严重损害我国人民银行稳定人民币汇率和抵御货币危机的能力。人民币崩盘将不可避免地接踵而至,导致进口崩盘。而我国可能会实施严格的资本管制,以稳定人民币。在我国的外国证券投资将被困住,在我国经营的跨国企业也将无法将其收益汇回国内。

结语

我国在人民币国际化和储备货币推广方面的努力未能动摇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主导地位及其作为全球储备货币优势的作用。我国不发达和不够健全的金融体系是人民币成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关键技术障碍。我国对政府行政权力的模糊制度限制也对人民币升格为主要储备货币构成了重大障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消除这些主要障碍将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和政治体系将需要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和政治体系趋同,这将大大降低以美国为首西方的对中我国实施震惊和敬畏的金融制裁的风险,而我国现在正在试图避免这种制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