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十一创纪录的背后,是中国消费力给予的支持。
随着11月12日0点的钟声敲响,天猫双11的成交额正式定格在亿元。一年一度的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也正式宣告结束。
本次双11,是马云交棒给张勇后的 个双11,甚至在台后,经由高晓松介绍,与TaylorSwift见面,神采奕奕一脸轻松。
图片来源:高晓松微博
这次的双11战绩,当然也没有让刚卸任的马云失望。无论是拼尽全力创新高的成交额,还是牵动了5亿庞大用户群体,都表明今年是史上 规模的天猫双11。
但在这份狂欢的背后,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双11持续前进。
双11节日的由来
各大商家在年末都会进行大规模的促销,冲销量的同时,也为下一年新品的推出,清理本年的库存。气候正好处于换季阶段,南方进入深秋,北方进入冬天,消费者想要购买的物品特别多,需要旺盛。
在时间上,先锁定至年末。而且10月份有黄金周,12月份有圣诞节,都是大型的消费节庆类时点,唯独11月份没有很大的节日。这也是北美 的购物节日“黑色星期五”选定在11月份的主要原因。
一个难题,就是选日子了,虽然当时国外已经有“光棍节”,但将购物节最终选定在,主要是因为容易记。
年的时候,淘宝的B2C模式远不如现在这么成熟,也缺乏足够的营销手段。或许一开始人为制造一个购物节,只是添加一些噱头,让用户为之买单。
可这一尝试,让本属于“光棍节”的成为了一个全球的消费狂欢节。年的“双十一”只有27个品牌参加,结果却做到了万的销售额,比平时的淘宝商城大的多。
当时的电商行业仍处于萌芽阶段,而 年 的战果,让人们对年的双11更有信心,结果也不负众望。
自那以后,每逢11月11日,淘宝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而现在的双11也已经不完全是淘宝的节日了,演变成了国内电商集体掀起的一场大规模的商业促销活动。
双11彰显中国消费力
“想看中国消费者的实际影响力,阿里巴巴的‘双十一’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华尔街日报》网站日前这样评价。
国人的消费力有多惊人,接下来的一系列数字就足以证明。虽然天猫总监蒋凡表示,“给消费者创造的价值和为商业带来的变革意义,已经超过了这一数字本身。”但数字是衡量大部分成果的 标准。
天猫双十一全天成交额亿元,再创新高;成交额超亿元仅用时96秒比去年快29秒;交易峰值达到54.4万笔/秒,是年双十一的倍;总物流订单12.92亿,并创下了8小时发货破亿的新纪录;总参与的用户比去年全天新增了1亿多,有超过70%来自下沉市场……
双11的狂欢不仅停留在阿里,已经扩散至所有平台。从11月1日零时起至11月11日23时59分59秒,“11.11京东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超亿元,较去年实现大幅超越;开场1分钟,苏宁家电3C破10亿,苏宁国际破亿,当日苏宁全渠道订单量增长76%。
消费的快速增长,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在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完成从工业到服务业的转型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人们通常把投资、出口、消费,比作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似乎瘸了两架。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需求减少、产能转移,以及 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出口已经无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而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一旦出现放缓迹象,中国就会通过加大投资来稳定经济增长。年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推出“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将大量的金钱投入经济,密集通过了28个城市的地铁规划,引来基建狂潮。
虽然短期内稳住了GDP的增长,但直至今日还在消化当年的恶果,中国政府债务高居不下。
消费自然成为了当下刺激中国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
今年双十一天猫成交额同比增长25.7%,京东同比增长27.9%,在零售业上再度创造一个峰值,也为中国经济注入一剂强心剂。
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达7.32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5.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9.5%,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43.7%。像“双十一”这样的购物节正在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提供内部动力。
为什么消费能作为“三驾马车”中的一员,持续不断的发力,因为之前限制消费增长的阻碍,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