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外流媒体音乐平台Spotify召开了其自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投资者日活动。在此次活动中,SpotifyCEODanielEk透露了其对于公司下一个十年的愿景,“我相信我们会成为一个创造出亿美元年收入的公司,我也相信我们会实现‘40%毛利率、20%运营利润率’的目标。”
但这个关于年收入的预测,对于目前的Spotify而言显然还“很早”。据该公司此前公布的年年报显示,其年的营收为96.68亿欧元(约.6亿美元)、同比增长22.69%,毛利为25.91亿欧元、同比增长28.1,毛利率达26.8%,于此同时,该公司依旧没能止亏,当年的归母净亏损为万欧元,主要是由于高昂的版权费用。
在从年到年的这一个十年里,Spotify的年营收从0.88亿欧元升至78.8亿欧元,翻了70倍不止,但年净亏损同样也从0.28亿欧元升至5.81亿欧元。尽管自年上市后Spotify的亏损在持续收窄,但其CEODanielEk同样也向投资者发出了“警告”,并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大笔支出的状况仍将持续”。
此次投资者日活动中,DanielEk也再次强调,“Spotify在播客垂直领域仍然处于投资模式,尚未盈利“。但他认为,这一市场具有40%-50%毛利率的潜力。
显然,面对来自金融领域的投资者,Spotify方面表达出了其极为乐观的态度,并进一步阐释了未来进一步增长和商业化的潜力。
拥有超过4亿月活的Spotify,未来究竟会如何
如果仅从股价方面来看,与诸多海外科技股的命运一样,Spotify自今年以来已经下跌了多达52%。据投资机构RaymondJames的分析师指出,围绕该公司的大多数坏消息都已经表现在了股价上。
除了利率上升、营收不及预期等科技股普遍遭遇大规模抛售的因素外,Spotify在今年年初还遇到了继年与泰勒·斯威夫特(TaylorSwift)版权费纠纷以来,最大的危机公关事件。诱因则是其独家播客节目主播JoeRogan多次在节目中的不当言论,不仅引发了知名摇滚歌手NeilYoung对该平台及这位主播的“讨伐”,多位音乐人更是以下架音乐作品来迫使平台下线JoeRogan的节目,甚至还收到了来自名医护人员联合发布的声明。
而此次引起巨大争议的播客节目,却恰恰是Spotify试图探索新的营收途径的重中之重。据悉在近三年时间里,Spotify方面收购了十余家播客业务的相关公司,其中涵盖内容制作、创作工具、广告测定服务、变现及数据分析等方面。并且此前为了与著名喜剧演员、播客主JoeRogan达成独家协议,Spotify更是曾在年以1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JoeRogan播客节目《TheJoeRoganExperience》的独家播出权,而这据称也是该平台截至目前最为昂贵的播客合同。
即使不当的播客节目内容为其带来了诸多麻烦,但DanielEk仍然在此次投资者日活动中指出,“随着进一步发展其广告技术、发展播客订阅业务,并投资于新的创作者获利工具,播客的长期收入目标将得以实现”。而播客业务在去年为Spotify仅创造了约2亿欧元的收入、较年增长%,并且在今年第一季度有余万用户在该平台收听了播客内容。
Spotify对于播客业务的重视其实并非没有理由,据此前Insider发布的《播客行业报告》预计,到年全球播客市场规模或将达到.8亿美元,并且新消费品牌也日渐活跃于播客节目中,而这背后的广告收入显然也不可小觑。联想到此前Spotify频繁与包括美国前第一夫人MichelleObama等播客主与ArchewellAudio等播客公司签署首播或独播协议,或许也正是看中了播客未来的巨大市场。
如果算上未来播客这一市场规模,没准Spotify的年收入还真有希望有十年内达到亿美元。不过假设其播客业务一直保持现状,那么从目前Spotify的营收结构来看,其收入则主要来自订阅付费与广告。其中以一季度为例,其中付费订阅营收占比为91.72%、付费率为43%,月付费用户ARPU为4.38欧元。那么想要达到亿美元的年收入,也意味着其付费用户数量至少要攀升至17亿,显然这个数字几乎不太可能。
事实上,这对于任何一个流媒体音乐平台、甚至是内容平台来说,都可以说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如今的流媒体音乐平台,都在靠什么挣钱
其实目前Spotify的营收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SpotifyPremium订阅服务收入及一小部分广告收入。目前其播客及有声读物业务对于MAU的影响相对较小,且Spotify面向播客主的托管服务等业务也正在逐步完善。
而在国内市场,同类平台如网易云音乐、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下文简称为TME)等,其营收结构则普遍分为在线音乐收入与社交娱乐收入,前者虽然同样是来自订阅服务,但后者则多以直播打赏抽成为主。
据网易云音乐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在线音乐服务ARPPU从上年同期的7.1元下降至6.4元、远低于Spotify的4.38欧元,但社交娱乐服务ARPPU则高达.8元。由此不难发现,即便是在全球范围内,流媒体音乐服务的付费订阅收入都不算高,而为了实现更多的营收,平台也确实需要拓展更多的业务线。
目前,国内流媒体音乐平台多以K歌、直播等社交业务来拓展收入,同时也在布局诸如播客、有声书等赛道,例如TME去年就已发布了长音频战略。而在海外市场诸如AppleMusic、Spotify、AmazonMusic等平台,则都开始在播客节目的商业化上进行更多的努力。
如今,Spotify已拥有超过万个播客账户、较年的50万增长了近9倍;苹果方面也正式在去年上线了播客订阅服务,月费为49美分起;亚马逊也在日前宣布,旗下应用服务将推出播客功能、并推出了自己的原创播客内容,其中就包括了DJKhaled,BeckyG,WillSmith等名人主持的节目。
然而播客业务是否能如Spotify方面所想,是一个价值亿美元的机会、其毛利率是否能达到40%-50%,其实都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更进一步来说,即使苹果不做播客,其仍有来自硬件等产品销售方面的收入;亚马逊不做内容,也同样有电商及云服务业务带来的收入。所以对于只能依靠内容来挣钱的Spotify来说,与其说他们在播客业务上是一掷千金,不如说可能只是在孤注一掷。
隐藏于Spotify后的困难,其实是所有内容平台的缩影
之所以如此Spotify宣称要在十年内实现亿美元年收入的愿景,会引起外界的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