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印发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帮扶外贸企业应对困难挑战,实现进出口保稳提质任务目标,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
《意见》提出13条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保障外贸领域生产流通稳定;二是加大外贸企业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三是进一步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四是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
14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
据商务部网站5月10日消息,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
通知明确,力争用3年时间,在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衔接等方面积极创新、先行先试,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打造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建立健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工信部公布《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
5月9日,工信部公布《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提出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十大方面举措,具体包括:各地要积极安排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专项资金,结合本地实际向困难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房屋租金、水电费、担保费、防疫支出等补助并给予贷款贴息、社保补贴等。
近期,受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国内疫情多发等影响,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明显增加,生产经营形势不容乐观。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年4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8.3,在上月环比下降0.6点的基础上,环比继续下降0.3点,低于年同期水平;已连续3个月下降。
海关总署出台十条措施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海关总署日前出台十条措施,在加强口岸外防输入、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的同时,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包括:一、保障重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二、加快企业急需货物通关。三、提高进出境物流效率。四、保障进出境邮路畅通。五、完善新冠疫苗试剂快速通道。六、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措施。七、保障进出口农食产品等商品有效供给。八、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市场采购贸易。九、推进进口关税配额通关无纸化。十、强化统计监测分析和数据服务。
39项税费优惠政策助力小微企业稳步前行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税费优惠政策指引》,梳理形成了小微企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重点群体创业税费扣减等39项税费优惠政策。
美国再次延长中国防疫产品关税豁免期
当地时间5月2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继续延长对中国医疗防护产品的关税豁免,这是继豁免防疫用品加征关税措施之后第二次延长中国产防疫用品的关税排除有效期。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此前于年12月首次公告将原产自中国的口罩、海绵、管子和其他医疗防疫用品及设备的列入关税豁免清单,并于年11月修订该清单内的部分产品后继续延长关税豁免。排除条款原定于年5月31日到期,现在USTR决定将豁免期延长到年11月30日,涉及的排除HTS标识代码为.88.66。
豁免加征清单涵盖了81种产品,其中大多数是一次性医疗设备或用于治疗患者的机器部件。
俄罗斯允许部分产品免税进口
继年3月欧亚经济委员会理事会决定免除食品进口关税六个月之后,5月16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表示,俄罗斯将免除技术设备的进口关税,同时还将简化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进口程序。
此前在3月份,欧亚经济委员会理事会决定对以下社会意义重大的食品和原材料进口执行优惠税率:食品及食品生产中所用商品(动物和奶制品、蔬菜、葵花籽、果汁、糖、可可粉、氨基酸、淀粉、酶和其他食品);食品生产和销售用品;制药、冶金和电子产品的生产原料;用于数字技术开发的产品;用于轻工业品生产的用品、用于建筑和运输行业的产品。
*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
根据美国耶鲁大学调查显示,截至5月16日,因俄乌冲突而以某种形式调整俄罗斯业务的企业已超过家,留下了巨大的真空地带,这也是中国企业的机会。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更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