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中国有句话:女性撑起半边天。我很喜欢这句话的表达方式。”苹果公司负责全球开发者关系以及企业和教育市场营销的副总裁SusanPrescott,如此评价她所遇到的来自中国的应用开发团队。
《拾忆》团队的孟士超和史书圆她所说的,是那几支刚刚在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移动应用创新赛上获得最终大奖的队伍。作为已经举办六届、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的应用开发大赛,今年的大赛总共吸引了多名学生,支团队注册参与,初赛有效作品达个,最终有59个作品入围决赛。“我很高兴在中国看到很多年轻女性在学习编程,并在移动应用大赛和其他地方获奖。”Susan表示,她看到今年的参赛队伍中,来自中国的队伍里有全女性的团队,此外还有一个团队只有一名男生。提起程序员这个职业,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身穿格子衬衫、戴着眼镜、提着笔记本电脑,头顶多少有点儿秃的男性,这又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典型的刻板印象。事实上,无论在什么时代,愿意将编程和开发软件作为职业的女性从来都不少,甚至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奥古斯塔·阿达·拜伦(AugustaAdaByron)就是一名天才女性,她是诗人拜伦之女,但却走上了与父亲完全不同的道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数学研究,她编写的算法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程序和软件。
女性和年轻人作为应用开发者,会有些什么不同?从大赛的获奖作品中,或许可以看出一二。
在这一届比赛中,参赛作品涉及的主题涵盖广泛,涉及智慧医疗、社会责任、传统文化保护、运动、学习,特殊群体便捷生活等多个领域。最终,来自浙江大学的作品《谓尔》获得了最具创新奖一等奖,这是一款集社交属性与自我生活投射于一体的“电子宠物”;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的作品《即拍即唱》、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作品《记忆达人》以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作品《拾忆——认知障碍早筛应用》获得了一等奖。来自浙江大学的作品《ARCT——创造城市新视界》获得今年新增设的AR赛道一等奖。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作品《FlowerofVoice》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作品《拾忆——认知障碍早筛应用》获得了社会创新奖。仔细看其内容可以发现,这些作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