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新生事物往往会影响旧事物的发展。随着短视频的火爆,短视频音乐也逐渐衍生,但是谈及短视频音乐,舆论常常“颇有微词”。那除了热歌,短视频还改变了什么?短视频到底如何影响音乐行业?这篇文章详细地为大家解答了以上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自12月11日晚,TEMA腾讯音乐娱乐盛典颁布“十大热歌”奖项之后,互联网上对此的争议便从未停歇。
在舆论漩涡的中心,人们质疑短视频对好音乐的威胁。
有人调侃“华语乐坛姓抖”,认为短视频崇拜流量,扶持了过多价值观表达肤浅、缺乏艺术审美的音乐作品,同时消耗了大众听音乐的耐心,使得音乐创作愈发碎片化,几十秒的抓耳片段称雄称霸。
总之,劣币驱逐良币,对于华语乐坛是一场灾难。
而昨天,据参考消息网编译,德国汉堡的歌手兼音乐制作人AchimReichel在年创作的《AlohaHejaHe》因为被中国视频博主“张同学”当做短视频的背景音乐,这首歌在抖音上已获得万赞,并成为歌曲识别应用Shazam上搜索量最高的歌曲。
而在搜索引擎上,“张同学+背景音乐”也已经成为热搜。
在这样的现实下,主流歌手、唱片公司都看到了短视频机制的宣发能力和反馈优势,逐渐向短视频靠拢,拥抱真实的“群众反馈”。
那么,为何舆论环境和现实情况会存在这样的割裂?好作品真的埋没在短视频的洪流中了吗?短视频到底如何影响音乐行业?
一、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
谈及短视频音乐,舆论常常“颇有微词”。
时长15秒,缺乏完整的音乐表达;流量为王,缺乏基本的艺术坚守。
短视频的BGM常常被视为半成品,挤压了好音乐的生存空间。
当“耳朵投票”将短视频音乐送上主流音乐平台的颁奖典礼舞台时,舆论盖棺定论:“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
其实,“衡量音乐产业”,或者说评价“华语乐坛”理应涵盖多个维度,如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传播度、人才涌现和流通上升通道、盈利能力、市场规模等等,这些都应当被纳入考量。
所以,把短视频音乐的“热度”胜利视为对华语乐坛的打击,是有失偏颇的。
更何况,在评价音乐时,“好音乐”与“短音乐”不是二元对立的,热度与品质并不是对抗的概念。
纵观音乐发展的历史,古典音乐长达几个钟头,而到了流行音乐的唱片时代,歌曲的长度则被固定在3到5分钟,再到短视频则出现了15至60秒的新形态。
媒介的发展改变音乐的体量,但各体量互相之间并不构成威胁。在短视频时代,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比之前任何时代都唾手可得。
同时,音乐的体量并不影响优质内容产出。
相反,我们在短视频这个开放的平台上,看到了更加多元的音乐声音。如成长于短视频的《海底》,歌曲中对于抑郁症群体的关爱真诚、温暖且动人,闪烁着人文关怀的光辉。
在创作者之外,短视频也赋予听众中的“边缘群体”以话语权。这一部分用户从前一直处于互联网舆论场域的边缘,但是短视频让他们不再是看客,成为了流量战场上具有投票权的大多数。
比如居于“十大热歌”之列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在年轻人之间名不见经传,但是在父母这一代人中却具有惊人的传播度和美誉度。
短视频平台让我们看到这一代人的音乐需求和消费潜力,他们不仅为自己的“偶像”助力,甚至直接把自己的偶像送到春晚的舞台上“出道”。
由此看来,短视频把华语乐坛从前“中心—边缘”结构变得更加“扁平化”,给了多元化的音乐曝光机会,也疏通了音乐人才的流动上升通道。
许多短视频上走红的歌曲都曾被主流歌手翻唱过,前文提到的《海底》曾在综艺舞台上被凤凰传奇翻唱,收获近亿次的播放量,跃升成其代表曲目之一。
根据最近发布的《YearonTikTokMusicReport》显示,年,约首歌曲作为TikTok短视频的BGM被收听超10亿次,其中有超首歌曲登上了billboard的百强单曲榜。
官方称,这些观看次数都直接转换成热门歌曲和艺术家的商业成功。许多TikTok上起家的音乐人都签约了主流唱片公司,甚至包括华纳唱片(WarnerRecords)、共和唱片(RepublicRecords)这样的业界翘楚。
冷静分析后来看,短视频其实在新场景的构建中,增加了音乐行业的多重可能性。
在短视频之前,华语流行音乐有相当的空档期,直到短视频重新建立起流行音乐的影响力,市场的音乐消费潜力才重新被激发。
二、热度不该是短视频的“原罪”
诚然,这个时代确实没有出现像周杰伦这样的现象级歌手,但许多人以此为例证攻击“短视频使华语乐坛止步不前”,便是刻意忽视了媒介的环境变化和圈层时代的内容逻辑。
虽然天王天后少了,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基于短视频独特的内容分发机制,更多此前被主流唱片公司拒之门外的普通人被大众看到、听到,实现了音乐行业的平民赋权。
新人、草根音乐人发歌的机会指数型增加,短视频不仅为他们吸引了听众,还将他们链接到更大的舞台,有望获得主流媒体的认可。例如,在AppleMusic大陆地区年最热歌曲榜单中的《起风了》、《水星记》等歌曲,短视频平台都是他们走红的第一站。
不同于传统唱片行业“赢家通吃”的局面,短视频降低了门槛,让中腰部的音乐人发行音乐的成本降低,盈利空间增加,更好地生存下去,为整个行业注入更多的活力。
《年抖音音乐生态数据报告》显示,音乐人收入渠道单一的情况得到很好的扭转,仅年上半年音乐人直播次数超万次,共吸引98亿次用户观看;场官方线上音乐会,累积观看人数超万次。
而在一体化、中心化的音乐发行模式中,不被重视的传统音乐(如京剧、黄梅戏)、小众音乐(如ACG音乐)、冷门音乐,也依托于短视频平台的精准算法、垂类细分策略和用户的UGC二创优势找到了新出路,做到了“用兴趣找到彼此”。
另外,曾经的众多经典金曲也在短视频平台上成功“出圈”、“翻红”,让老歌焕发出新生命,重新俘获了新世代的听歌人群。
如蔡健雅的《红色高跟鞋》,这首发行于年的歌曲在短视频平台频繁地被翻唱,13年后登上了AppleMusic的年度榜单;朴树在20年前展望千禧年的歌曲《NewBoy》,如今也深受Z世代的喜爱。
再之前,得益于平台上掀起的复古港风热潮,《处处吻》为代表的上世纪粤语金曲也乘势而起,重回大众视野。
如今,主流歌手在发布新作品之后,也会借助短视频将最惊喜的部分率先送到歌迷面前,随后歌迷在流媒体平台搜索收听,购买唱片和相关周边产品,乃至衍生其他商业形态。
以短视频为渠道进行投放,反馈机制变得更为透明,乐迷与歌手的沟通效率也大大提升。
不难看出,制造热度是短视频的“拿手好戏”,但在可视化传播的消费转向中,还有更多价值可以挖掘。
最核心的就是,通过结合短视频的影像、场景和情绪表达,音乐作品可以被赋予更多元的表意功能,增加作品的生命力和意涵。
此前,《漠河舞厅》与廖凡在《白日焰火》中一段颓废的独舞相伴出现在短视频平台上,为爱人坚守半生的老人形象被具象化,抽象的爱情有了写实的影像表达,焕发出更为动人的力量。这也就促成了歌曲《漠河舞厅》的爆火。
除此之外,作为短视频平台重要业务板块的“直播”,在疫情肆虐之时为音乐演出辟出了“求生之路”。
艾媒咨询调查发现,上半年中国在线音乐演出观看的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万。
而在短视频的新打法之下,音乐商业也裂变出新途径,而这些商业生态又在为音乐核心服务。
许多音乐公司都在短视频时代积极求变,诸如摩登天空,不仅仅局限于发行唱片和举办音乐节,还玩出许多新花样,其线上草莓音乐节曾“直播带货”,同期在京东平台卖出吨酒类商品。
开启音乐节+“真人秀”项目,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音乐人在后台的“真人秀”片段,大大增强了歌迷和乐队之间的情感连接。
总而言之,短视频在热度之外,还让更多普通人有了追梦的机会,参与到产业的重建过程中,还实现了IP孵化、音乐演出、周边售卖等产业链的搭建,助力了音乐产业在宣发生态、盈利模式的探索。
三、是时候放下“华语乐坛”的执念了
在此次争论之前,唱衰华语乐坛的声音早就“绵延不绝”十余年。
当四大天王的声量渐弱,“三巨头”为代表的互联网音乐时代来临时,人们感叹“华语乐坛完蛋了”;
当彩铃音乐铺天盖地而来,覆盖了人们打电话时候的盲音,人们又感叹“华语乐坛完蛋了”;
再到如今,“罪魁祸首”变成了短视频。
事实上,华语乐坛从来就没有“完蛋”。
每一次争论背后,都是音乐传播媒介的变化,重塑了听众的音乐消费习惯,进而引发音乐产业的新变革。
唱衰之时,华语乐坛也在暗自蓄力,探索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我们在强调“流量”时候,往往消弭了对歌迷群体、音乐需求的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