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贸圈,尤其是从事伊朗地区贸易的外贸圈里,昆仑银行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因美国对伊朗实施金融制裁,全球绝大多数银行拒绝为从事伊朗业务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中国的绝大多数银行也概莫能外。这时候,只有昆仑银行,这家神奇的银行一枝独秀,完全不把美国的制裁放眼里。
资料图昆仑银行是目前中伊两国贸易之间唯一的官方结算通道。
昆仑银行从成立之初就披着一层神秘面纱:昆仑银行的前身是来自油城的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年6月6日,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成立;年4月,中石油通过增资控股对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进行重组;年4月正式更名为昆仑银行,并将总部迁到北京,正式开启国际业务筹备工作。
中国是石油进口大国。而盛产石油的都是些敏感地区。中石油就是要让昆仑银行专门去做这些地区的资金结算。
当下,各家银行都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升服务水平、提升业务效率。而昆仑银行是个例外。昆仑银行在对外贸易结算中,以“门槛高、收费高、服务差、办事慢”而在名声在外。该行从来不把美国的制裁放在眼里。据了解,该行在美国没有分支机构,在美国全球制裁、美元结算监测日渐加强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为中伊贸易提供结算服务。
美伊关系始终紧张在外贸圈,只要提到对伊贸易结算,是个人都知道昆仑银行是唯一选择。
那么,昆仑银行是怎么做到不惧美国制裁的呢?又是怎么绕过美国把持的swift呢?窗户纸一捅开,原来简单到极致。昆仑银行从事的不过是“以货易货”的业务,根本无需美元流动。老美的监管完全用不上。
简单举个例子:
1.中国的买家向伊朗的卖家采购了价值1亿美元的石油。中国的买家把1亿美元等值人民币给了昆仑银行。昆仑银行并不实际向伊朗支付美元,而是打了一张一亿美元的欠条给伊朗的银行。
2.接下来伊朗的买家向中国的卖家采购了价值1亿美元的工业品,并将等值的伊朗货币里亚尔支付给伊朗的银行。
3.伊朗的银行通知昆仑银行,咱俩之间的这张一亿美元的欠条结清了。
4.接下来,昆仑银行通知中国的卖家可以进行美元结汇。
5.中国的卖家接着给伊朗的买家发货。之后拿着全套手续资料去昆仑银行排队结汇领人民币。
美元并未参与流动整个过程中,美元是商品的计价工具而非流动货币。等值的本国货币实际上是在本国流动的。美国就是想阻止,也没有插手的机会。
昆仑银行就是用这样古老的贸易方式与现代金融科技相融合,给中伊两国提供了一条宝贵的通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告诉世人,美国推行的美元霸权并非不可战胜的。
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和国际接受程度都会有巨大的进步。宏叔坚信,在不远的未来,跨境人民币结算将成为常态。摆脱美元霸权,昆仑银行的确是带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