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被广泛视作“第一场后现代革命”的萨帕塔运动,似已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的某种“景观”。运动的去中心决策体系、扁平化运作以及不以“夺权”为目的的终极诉求,让相当多的学者看到在恰帕斯原住民身上承载的超越既往的非凡政治能量。尤其,在当代西方政治理论围绕社会运动议题的讨论中,萨帕塔的诸多特征十分贴近诸如巴特勒(JudithButler)[1]、拉克劳与墨菲(ErnestoLaclau-ChantalMouffee)[2]以及哈特与奈格里(MichaelHardt-AntonioNegri)[3]等人所构想的“自发性社会运动”形态。相比之下,在中国大陆的学术世界里,对萨帕塔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