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剧《猫》电影版预告发布,演员阵容豪华,然而很多观众表示角色有点恐怖,被预告吓到了。对比舞台剧版的《猫》,角色造型有很多不同之处,但神态灵魂还在,观众觉得吓人只是一种恐怖谷效应。
著名音乐剧《猫》的电影版在圣迭戈漫展发布首个预告,主演阵容豪华:詹妮弗·哈德森、泰勒·斯威夫特、朱迪·丹奇、伊德瑞斯·艾尔巴、詹姆斯·柯登、伊恩·麦克莱恩、劳里·戴维森、知名舞者MetteTowley、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席StevenMcRae和FrancescaHayward、杰森·德鲁罗等出演,汤姆·霍伯(《国王的演讲》、《悲惨世界》、《丹麦女孩》)执导,LeeHall(《跳出我天地》)编剧,今年12月20日北美上映。
音乐剧《猫》是英国作曲大师安德鲁劳伊德韦伯根据英国诗人托马斯史登斯艾略特的儿童诗集《擅长装扮的老猫经》配乐而成的。剧情大意是:杰利克猫族又迎来了每年一度的盛大舞会,必须要挑选一只德才兼备,让众人为之敬仰的智者上天堂。猫儿们都等待着领袖老猫杜特洛内米的到来。领袖猫来后,所有的猫都粉墨登场,尽情表现自己。最后登场的是当年光彩照人而如今邋遢肮脏的“格里泽贝拉猫”,她在痛苦绝望中,深情唱出了那首《回忆》,打动了整个猫族,大家一致推选她升入天堂,全剧结束。年开始在全世界各地上演。
预告发布时,Toutube上的视频点击量为四百多万,反对量为十二多万,远超过赞成量。有人说看着瘆得慌、很惊悚,光秃秃的好像没有毛,舞台剧的妆容比电影精致一百倍;有人说看着没觉得吓人,像在看用换脸软件拍出来的片段,似乎吐槽电影版的比期待的多。
回想起小时候第一次看到舞台剧的片段,满身暗色毛发、脸上厚重的妆容、夸张的表情,加上背景音乐的渲染,那才是遗留至今的童年阴影。但人物造型是该剧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服装设计师约翰纳皮尔(JohnNapier)根据T.S.艾略特的诗集,结合了猫和人类的特征,融入了西方的各种时尚元素,为每只猫制作了各具特色的造型设计,创作了猫儿们聚集一堂的场景。绝大多数的服装造型柔韧贴身便于活动,带有极强的舞蹈特质。每只猫必须有独特的化妆,以此来凸现他们的个性,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每个角色栩栩如生。
电影版的角色运用了现代技术:真人+复杂的特效化妆和戏服+CG+毛发,就达成了预告片中的效果。
在塑造角色上电影版的角色造型是否比舞台剧版逊色,可以以主角格里泽贝拉猫(Grizabella)――“魅力猫”为例进行对比。
魅力猫是全剧最重要的灵魂角色。她年轻时是猫族里最美的母猫,她性格孤傲、冷淡、寂寞,用漠视的态度去看待所有的事物。后来她厌倦了猫群的平淡生活,离开猫群去看外面的缤纷世界。然而,外面的世界显然没有令“魅力猫”更快乐,当她再次回到猫群的时候,当年美丽孤傲的她已经变成了一只蓬头垢面,苍老丑陋满脸沟壑的老母猫了。猫族不愿接受背叛的流浪者,对她非常敌视。
魅力猫身上的灰土掩盖了她的本来毛色,从她头发和脸庞的色泽看,她的皮毛大概是灰色与黑色相间;从整体的人物造型上看,她模样最像人类:长而脏的金色卷发披肩(但多数已成为银发),手指涂着红色的指甲油,身上穿着黑色亮片晚礼服短裙和灰色皮草衣,腿上也穿着闪光的黑袜子,脚上甚至穿了一双金色的高跟鞋。西方的时尚元素中,黑色为永恒的经典,再加上无数的亮片,达到了完美的舞台效果,而外套皮草更是西方贵妇衣橱里的忠爱品。杂乱的皮毛排列则说明服装的破旧感,同时也表明年轻时的魅力猫曾经也绚丽过;而金色的头发和金色的高跟鞋遥相呼应。突出了她在整部音乐剧中的重要形象:她最像人,是个光华已尽的中年妇人。
铁肺歌后詹妮弗·哈德森(JenniferHudson)扮演的“魅力猫”葛丽兹贝拉(Grizabella),作为电影版的歌唱压轴和泪点担当。尽管电影版的魅力猫没有百分百按照原来的装扮,但塑造角色最重要的是达到表现人物性格的效果。去营造一个充满魅力的高贵女性形象,她身上的皮草、珠宝装饰、柔软蓬松的毛发,这些已经让观众读取到了这个角色的必要信息。角色的进步之处在于脸上的表情比以往更为自然和细致,结合现代技术让人脸与猫脸融合,符合电影与舞台剧的区别。舞台剧为了突出人物的表现,照顾到前排到后排的观众,就必须采用各种夸张的服饰和厚重的妆容,而电影的高帧数观众可以在荧幕上捕捉表情的每一丝变化。
其他角色对比:
霉霉(TaylorSwift)饰演的红母猫邦贝鲁琳娜(Bombalurina)
伊恩·麦克莱恩爵士(IanMcKellen)饰演“剧场猫”老高斯(GusTheTheatre
朱迪·丹奇女爵(JudiDench)饰演“领袖猫”老戒律伯(OldDeuteronomy)
“肥詹”詹姆斯·柯登(JamesCorden)饰演“富贵猫”BustopherJones
伊德瑞斯·艾尔巴(IdrisElba)饰演大反派“罪犯猫”Macavity
电影里的罪犯猫少了舞台上的气焰,从装束妆容和神情都仿佛变得更鬼祟阴森。
总的来说电影版的角色造型都是长着人脸的猫,这也是观众看了预告片感觉吓人的原因。面对全年龄段的影片,不太可能全以猫的拟人形象来表现,这会成为一部3D卡通电影。要诠释这部作品本来要传达的寓意和情感,必须要用真人的脸部表情加以深化,达到共鸣的效果。
目前的观众反应可以用恐怖谷理论来解释。当机器人与人类相像超过95%的时候,由于机器人与人类在外表、动作上都相当相似,所以人类亦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情感。直到到了一个特定程度,他们的反应便会突然变得极之反感。哪怕机器人与人类有一点点的差别,都会显得非常显眼刺目,让整个机器人显得非常僵硬恐怖,让人有面对行尸走肉的感觉。人性玩具或机器人的仿真度越高人们越有好感,但超过一个临界点时,这种好感度会突然降低,越像人越反感和恐惧,直至谷底,称之为恐怖谷。可是,当机器人的外表和动作和人类的相似度继续上升的时候,人类对他们的情感反应亦会变回正面,贴近人类与人类之间的移情作用。
面对预告片里的人脸猫,他们本身的形态和脸都是人类,但披上猫的外皮,加上猫的动作形态,就超过了那一个临界点,人们对此感到陌生和诡异,这是初印象。但当12月该影片投上大荧幕的时候,观众可以观看到更多角色“人性化”的地方,从而产生共鸣,进而转为接受与欣赏,就像当年对于《阿凡达》观众的从反感到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