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2日至6日,全球医药界瞩目的焦点莫过于已有50年历史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为期五天的会议,吸引了超过四万人现场出席,风头不逊于隔壁体育场周末同时上演的流行巨星泰勒·斯威夫特(TaylorSwift)演唱会。在患者临床数据的海洋里,跨国大型药企携重磅产品捉对厮杀,继续争取拓展肿瘤适应症,和相应的市场规模;中国创新药企更多地登上世界舞台,上演竞争与合作的好戏。免疫疗法角逐辅助/新辅助治疗,“当红炸子鸡”抗体偶联(ADC)展现泛癌种治疗潜力,Car-T细胞疗法跻身早期癌症治疗选择,加之多个“firstinclass”(同类首创)药物,有望改写临床标准治疗方案,为肿瘤患者带去新的希望。澎湃科技盘点ASCO年会的重磅热点,分析肿瘤医药研发最新趋势。当地时间6月2日至6日,全球医药界瞩目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召开。跨国药企阿斯利康(AZN.US)与日本老牌药企第一三共(.T)联合开发的第三代ADC(Antibody-DrugConjugate,抗体偶联)明星药物Enhertu(DS-),在ASCO年会上展现新一代“王者风范”。继乳腺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之后,Enhertu再对6个新的癌种显示出治疗潜力,离“接班”PD-1抑制剂、成为下一代“广谱”抗癌药又近了一步。随着Enhertu的横空出世,沉寂多年的ADC研发变得炙手可热,尤以Enhertu为代表的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靶点竞争最为激烈。截至年3月底,全球在研ADC药物近个,正在进行的ADC临床试验至少项。其中,超过30款HER2ADC药物进入临床阶段——面对如此内卷的赛道,有多家中国创新药企被劝退,暂停同类管线,转而探索新的靶点机遇。如今,借着ADC大热的东风,中国创新药企出海潮也在加速。澎湃科技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8家中国药企的9款ADC产品达成出海交易,而去年全年只有4家药企16款产品。在整个出海潮中,科伦药业(.SZ)子公司科伦博泰因三度携手默沙东(MRK.US)而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