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
又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深圳大学级地理空间信息工程的学子迎来了毕业季。告别美好的校园生活,他们有的继续读书深造,有的前往社会闯荡,每个人都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那些选择深造后拿到心仪学校offer的他们,听听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总结和对学弟学妹的寄语吧!
1
出国篇
易生奥
毕业于湖北省荆州中学,本科就读于深圳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
本科期间曾获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大数据赛道优胜奖、SuperMap杯高校GIS大赛分析组三等奖、深圳大学双创之星二等奖学金、2个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赛达?佳兆业奖助学金优秀项目二等奖、年深圳大学学生创新发展基金基础实验优秀项目。参与发表中文普刊1篇,在投SCI及中文论文各1篇,2个软件著作权,鹅厂实习。
收到8所高校研究生offer:宾夕法尼亚大学UrbanSpatialAnalytics;伦敦大学学院UrbanSpatialScience;Spatio-temporalAnalyticsandBigDataMining;新加坡国立大学AppliedGIS;纽约大学AppliedUrbanScienceInformatics;曼彻斯特大学DataScience;GIS;格拉斯哥大学UrbanAnalytics;谢菲尔德大学DataAnalytics;利兹大学DataScience。
寄语
点此亲启
出国留学,首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合理的时间规划。我在大三上开始有出国的想法,跟涂老师交流后得到一些建议。计划准备一个半月,在3月回校考出语言成绩,幸运的是总分够用,8月看学校和专业,10月花20天把文书啥的写完就可以开始投了(其实是因为港大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和UCL都是10月中下旬才开,所以我拖到了国庆节才开始准备哈哈哈)。
关于文书写作。因为大二就跟着涂老师参加竞赛和一些项目,申请季顺其自然就积累了一些经历。花在写文书上的时间相对比较少,涂老师跟我讲解了从哪些方面写PS(删改了几版我就懒得改了哈哈)。至于需不需要每个学校专门重新写一份,我觉得看个人吧。因为我想表达的东西就那些,没啥好删改的,每个学校的PS我差不多只改了对应的专业名和它们的专业介绍(也比较懒)。写完可以找人帮忙看看,翻译一下。
最后,感觉自己的申请一路上还比较顺利,没有怎么焦虑,可能我的心态比较好,期望放的比较低,所以对这个结果也还挺满意。回顾这一年的申请,十分感谢涂伟老师、天鸿师兄还有组里的师兄师姐一直以来的帮助。建议师弟师妹们早点准备语言成绩,尽可能早地提交申请对于香港和英国学校来说很重要,培养一个好心态,对自己充满信心,坚持就能看到希望,说不定梦校的offer某天起床就收到了。
余钊扬
毕业于茂名市第一中学,本科就读于深圳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共青团员,大学期间总绩点排名专业第二。曾获鹏程奖学金,学习之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项,现已收到新加坡国立大学、隆德大学以及特温特大学ITC-ESP等学校研究生录取offer。
寄语
点此亲启
在GIE的四年里,我是无比幸运的,在老师们的恰到好处的引导下,在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的陪伴中,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由内而外,是新生”,生性愚钝的我并不在最优秀的那一批人之中,却也能在这个包容创新的集体中蜕变成长,一点点地开发着自己的可能性。在我之后的生活中,可能再也没有机会用自己爱玩的塞尔达传说分享奇妙的设计,再也没有机会在别人努力复习的时候不务正业地拼着乐高,再也没有机会和老师同学们在各类运动场的夕阳下奔跑。所以希望后辈们相信GIE这个大家庭,更要相信自己的无限潜力。“不悔经行处,只恨太匆匆”,时间稍纵即逝,不必妄自菲薄,多去尝试不同的想法,享受当下,不负韶华。
佘佳霓
佘佳霓,毕业于潮州市金山中学。曾获“学习之星”奖学金,曾在深圳中地短期实习。现已获取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录取。
寄语
本科的学习还是帮我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以及逐渐培养我对专业的兴趣,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让我收获了不错的科研经历,这也对我后续的申请起了极大的帮助。GIE的老师们其实都很欢迎同学们去参与他们的项目组,所以如果有什么感兴趣的方向想尝试和学习的,尽管大胆的去联系老师。
2
校外篇
王乐涵
毕业于陕西省西安中学,深圳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级本科生。大学参加了校义工联助学分会、建规乒乓球队,大四在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实习。本科期间获易智瑞杯GIS软件开发竞赛遥感应用组一等奖,南方测绘杯第十二届全国高校大学生测绘科技论文大赛二等奖,ACMSIGSPATIAL中国空间智能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参与发表论文1篇,在投1篇。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拟录取。
寄语
点此亲启
有关未来,只有自己确定的方向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有关考研,有任何困难大胆求助老师和师兄师姐;铃响前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算晚(但咱就是说还是早点开始);坚持到最后,结果一般都会比预想中好。
有关校园生活,就主动接触多一点事物吧。无论参与竞赛项目、社团活动、出去实习还是发掘新的兴趣爱好,抑或与他人产生交集,每一次经历都会很有趣的。
不管选择哪条路,祝大家玩的开心。
王铎
毕业于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本科就读于深圳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浙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类)拟录取。
寄语
在深圳大学的四年生活中,我得到了本专业学术氛围的熏陶,收获了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受益匪浅。考研这段经历中走了一些弯路,也学会了很多道理。回想一下四年大学生活,还是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希望大家在学校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忘初心,无愧本心,快乐生活。
3
校内篇
黄键熙
毕业于广东肇庆中学,本科期间总绩点排名专业第一;本科期间获得学习之星一等奖,优秀共青团员等奖项;曾担任深圳大学电信义协AID宣传部干事;兴趣爱好是运动与休闲活动;获得深圳大学的推免资格,保送攻读人工智能(城市智能)专业。
寄语
四年的本科生活,首先要培养自己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找到合适自己的兴趣点专注地去钻研,以兴趣驱动,常积累,常思考。除了日常的课堂学习,我也参加了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课外的科研小组和一些专业竞赛,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让自己更清楚该走的适合自己的方向。我学习之外的生活主要是运动,健康是奋斗的本钱,运动也是很好的解压方式,推荐松弛有度,劳逸结合的大学生活模式。最后最重要的是活出自己的节奏。
郑文泓
毕业于广东汕头市金山中学,获得深圳大学的推免资格,保送攻读人工智能(城市智能)专业。
寄语
点此亲启
首先得在这里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尤其是要感谢乐老师、汪老师、胡老师以及、的舍友们在不同阶段给我的帮助。没有大家的帮助,估计这篇推送就没我什么事儿了。
我跟班长说,我是典型的摸鱼选手。有时候一周的课还没上完呢,就在盘算着没课的时候去哪儿逛一逛。我比较喜欢出去玩,因为这是我调整心态的一个方式,每次回到学校的时候总是感觉自己似乎又恢复了元气。这几年下来也打卡了深圳的挺多地方。
如果要写点跟推文里面其他同学不太一样的内容的话,那就回顾一下我去年参加外校的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经历吧。我比较佛系,对自己的水平其实也比较了解,因此只投了两份入营申请,而且都是左思右想,一直犹豫到报名截止时间前一两天才投的。虽然我觉得两个学院应该都不会要我,但还是每隔一两天就刷一刷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