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背景下,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金融制裁长远来看可能会逐步削弱美元的主导地位。但分析人士也认为,美元仍是全球主要央行持有规模最大的储备货币,短期内美元主导地位仍难以动摇。
人民币被越来越多国家纳入外储
IMF于3月31日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最新数据显示,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第三季度的2.67%升至2.79%,在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之后,位居全球第五位。同期,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去年第三季度的59.21%降至第四季度的58.81%,为26年以来最低。数据显示,欧元、日元、英镑去年第四季度占比分别为20.64%、5.57%和4.78%。
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德斯蒙德·拉赫曼告诉参考消息记者,正如IMF指出的那样,在过去20年里,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一直在稳步下降。这种稳步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随着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地位增强,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应下降。
IMF在去年5月发布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分析了这一长期趋势。自年欧元推出以来,美元资产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下降了12个百分点,从71%降至59%。欧元的占比近年来在20%左右波动。而澳元、人民币等占比上升。据《金融时报》日前报道,过去20年美元所占份额的下降,约有四分之一归因于人民币使用的增加。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各国在贸易中更多使用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更倾向于以进行贸易的货币积累外汇储备,这使得各国央行持有的储备资产逐步多样化。随着中国不断融入世界,成为诸多国家最大贸易伙伴,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
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年12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份额升至2.70%,排名超越日元,跻身第四。今年1月,人民币占比升至3.20%,维持住了第四的排名。而在2月占比下滑至2.23%,排名回落至第五。这一短暂超越也体现了人民币全球活跃度的上升。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表示,随着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的下降,美元作用正在缩小。人民币肯定会成为一种更国际化的货币,用于结算、计价和融资。
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所中国经济学副教授柯阳(英文名扬·克内里希)表示,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重要性持续上升以及中国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的重要性也将继续提升。
美元“武器化”伤及自身地位
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引发美欧对俄罗斯发动多轮制裁,其中包括将俄罗斯排除在SWIFT支付系统之外、冻结俄罗斯央行部分外汇储备等金融制裁。美国利用金融霸权地位将美元“武器化”,会否伤及自身?长远来看,俄乌冲突会否削弱美元的主导地位?
对此,拉赫曼认为,美国冻结俄罗斯央行的美元储备,可能会加快世界各国央行继续在美元之外进行多元化储备的步伐。然而,在短期内,他预计美元将在美联储加息以及全球资产价格和信贷市场泡沫可能破裂的背景下走强。美元走强将增加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相对规模,至少可以部分抵消可预见的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地位持续下降的影响。
萨克斯认为,美国一再诉诸制裁来达到政治目的,这种行为可能会加速美元地位的下降。美国冻结委内瑞拉、阿富汗、俄罗斯等国的央行储备和私人资产,这让世界上许多国家将加大寻找替代货币的力度,俄乌冲突无疑加剧了这一过程。另外,美国的金融实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SWIFT结算系统的控制,而SWIFT结算系统的重要性也将下降,数字货币结算的兴起将进一步加快这一进程,长远来看,也会影响美元地位。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知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和一些专家认为,金融制裁不会导致世界货币或金融秩序的根本性改变,他们担忧西方对于俄罗斯的制裁可能会使世界经济走向分裂。IMF第一副总裁戈皮纳特日前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指出,制裁措施可能促使基于贸易的不同国家集团之间的小型货币集团的出现,导致金融领域一定程度的碎片化。
尽管如此,戈皮纳特认为,由于美元拥有强大且高度可信的机构、深度市场以及美元可自由兑换的性质,美元的主导地位在中期内不太可能受到挑战。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公司固定收益部投资总监索娜尔·德赛也指出,目前美元还没有替代选项,美元的主导地位取决于三大支柱: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角色;健全的宏观政策和强大的机构;以及庞大的、流动性强的、透明的美元计价的安全资产市场。
中国经济在世界赢得更多“信任票”来源参考消息编辑
岳雨田责编
陈柱
往期回顾
往期回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