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铃木退出中国市场,我可能终究无法想起聊一聊雨燕。说实话,在十多年前那个汽车种类相对贫乏的时代,对一个要买入门级车的人来说,除了桑塔纳、赛欧和富康这老三样以外,价格差不多的雨燕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雨燕是一款微型车,你知道铃木一直是造微型车的,比如吉姆尼,再比如奥拓。那么,雨燕小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跟你形容吧,我曾经坐过奥迪TT和铃木雨燕的后排,撇开数据不谈,我对这两款车在空间上差别最直观的感受是,两款车在腿部空间基本小得旗鼓相当。但就是这样的小车,从年诞生至今,已走过了35个年头。
☆
旅程的开始
其实我们熟悉的雨燕(Swift)在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年这款车刚诞生之时,铃木将它命名为Cultus,Swift和Forsa则是这款车型在日本以外地区销售时使用的名字。当然,受到年美国通用收购铃木一部分股份的影响,雪佛兰、庞蒂亚克,甚至澳大利亚的霍顿品牌,都拥有相似的车型。
第一代的Cultus是根据通用S平台来制造的,1.0L的发动机,mm的轴距,全部符合K-Car的标准。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款前置前驱的车型,后悬架居然使用了钢板弹簧。可以想象乘坐在后排的舒适性,路面所传递的反馈,应该会让人抓狂吧。
这款车型有两种改款,一种是上市第二年推出的1.3L发动机和1.0T发动机两个新增动力版本(除动力外轴距也增加了mm)。比较大的改变则是年推出的版本,除了给两款发动机加入燃油喷射系统外,钢板弹簧后悬架中的弹簧被提升成了螺旋弹簧。可能这是基于后排乘客对于舒适性的反馈而进行的改动。不过,这样的改变,对乘坐体验的改善应该很有限,至少乔伊个人不报太大期待。
☆
羚羊的原型
年铃木推出了第二代产品,与那个年代动辄十年的更新周期相比,这款车在第一代上市五年后就进行了更新,与目前汽车的更新频率基本一致。第二代的雨燕基于通用的M平台打造,轴距继续提升。更重要的是,这款车将钢板弹簧悬架改为了四轮独立悬架,想必乘坐体验有大幅提升。
这一代的动力系统除了1.0L和1.3L以外,还增加了一款1.6L发动机。同时,这一代车型还推出了敞篷版本,我认为这显然是美国人的思维模式。其最大的改变则是年的改款版本,重新设计了保险杠和尾灯。
从这一代产品起,雨燕家族就已经开始进入中国了,年长安铃木引进了一款名为羚羊的产品,就是基于这一代车型打造。聊一个暴露年龄的话题,乔伊刚参加工作时,还真见过领导的座驾是年款的,已经进化为电喷发动机的羚羊OK款车型。
☆
与第二代平行销售的第三代车型
尽管年羚羊引入国内时还是依托的第二代雨燕车型,但第三代的雨燕车型在年就已经问世了。这一代的产品尺寸继续变大,从一开始的微型车,上一代的小型车,到这一代就变成了紧凑型车了。在推出新产品的同时,第二代产品并未停产,而是与它一起卖到了年才退市。
这款车型也是基于通用的M平台来打造,动力系统则采用1.3L的发动机,终其一代也没有更多的动力系统,仅仅是在问世两年后将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进行了一次提升,而提升也不甚大,仅仅增加了9匹马力而已。
但这一代车型的造型有了很大的变化,不论是三厢版还是两厢版,都紧跟时代,但似乎两者之间又并没有更多的关联。
☆
属于日本市场的雨燕
从年开始,日本市场上有了专属于自己的,不再使用Cultus名字,且回归于K-Car的Swift雨燕。这款车与之前日本本土以外的市场的Swift没啥关系,看起来跟我们熟悉的昌河铃木微面非常相似。而且似乎也有人并不把它算在雨燕的更新谱系中,因为它和之前与之后的雨燕都没有什么传承关系,是一款比较另类的雨燕车型。
这款车型的长度为mm,动力为1.3L和1.5L两种,除了前驱版本,你还可以选择4驱版本的车型,虽然我想不出来有啥用。
而就是这样一款看起来承担多拉快跑任务的产品,在诞生三年后,居然发展出了一款Sport版本的车型。Recaro的座椅、运动风格仪表、碳纤维外饰板,给人一种想要制霸日本的感受。
更重要的是,铃木重新调整了它1.5L的发动机,最大功率提升至匹马力。不过,我真的不太明白为啥会研发这样定位的产品,毕竟0-km/h的加速时间需要8.9秒,无论如何是没办法感受风驰电掣的感觉的。
☆
我们最熟悉的雨燕
这款雨燕基于年巴黎车展发售的ConceptS概念车打造,同时也应该是中国消费者最熟悉的一代雨燕产品。这款轴距为mm的产品,也就是乔伊文章一开头提到的那款,后排腿部空间十分捉急的车型。它于年正式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卖了十几年。
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款车型的配置还是能够跟上当年的潮流。尤其在安全方面,大量采用了高质量双面镀锌钢板和高强度钢板,以及6安全气囊与预紧式安全带等配置。重视安全的结果是,这款车的碰撞标准达到了欧洲的4星,以及日本本土的5星标准。
在动力方面,除了以往的1.3L和1.5L之外,最大的亮点是推出了一款1.2L+CVT变速箱的动力组合。与上一代一样,这款车型也拥有一个高性能版本。搭载的是1.6L的发动机,压缩比高达11.1:1,匹的最大功率与牛·米的最大扭矩,配合这么轻巧的车身,爆发力不俗。
☆
似乎是个小改款
这是年推出的雨燕,车身又继续增大了,轴距提升了40mm达到mm,光看照片你都会觉得造型像上一代的日产骐达。除了外观微调外,内部基本全都进过重新设计,并增加了包含启停系统、定速巡航之类的一些电子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代车型装备了K12B版本的1.2L发动机,这款采用双VVT技术的发动机,可以提供最大94匹马力的功率和最高牛·米的扭矩,可以说是非常高效的动力配置了。这一代的高性能产品依然搭载1.6L发动机,最大功率比上一代增加了11匹马力,扭矩也提升了12牛·米。调整了底盘,提高了车身刚性。
不过,因为上一代的雨燕在国内一直卖了十多年都没更新,长安居然没有将这款车引进到国内,仅仅只是通过进口的方式在年引进了运动版车型。不过,运动版车型的定价居然达到了17.88万元起,对于一直认为雨燕应该在10万元以下销售的消费者来说,可能对三观都带来了冲击,销量自然也不用指望了。
☆
目前最新款的雨燕
去年,铃木推出了第六代的雨燕,轴距继续提高到了mm(我也是很纳闷为啥提高了这么多年,才提高了这么点)。这一代车型产生自铃木HEARTECT轻量化平台,尽管车身空间提高缓慢,但科技含量却十分与时俱进。这一代车型拥有了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警示、主动刹车、LED彩色中控触摸屏、前排座椅加热等配置,可以说真正跟上了时代。
在动力系统上,除了1.2L和1.0T的版本之外,居然还推出了一款1.2L的混动版本。不过,这台最大功率3.1匹马力、峰值扭矩50牛·米的电动机,究竟能够输出多大的动力,我有点疑惑,3.1匹马力,可能仅仅只适用于车辆起步时吧。
相比之下,这一代的全新运动车型就比较厉害了,除了碳纤维配件、运动套件,以及大口径的排气管等配置之外,1.4T的BOOSTERJET发动机最大能输出匹马力,以及牛·米的扭矩,可以说真正是能跑起来了。
在中国市场,雨燕曾经风光过一阵子,但随着中国消费者经济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倾向于购买更大的汽车,小型化的雨燕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雨燕车型在中国市场卖了十几年之后,除了不断推出各种颜色搭配的特别款之外,并没有什么改变,但市场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了。
更重要的是,随着新能源化、互联网智能化汽车潮流在中国大行其道,铃木似乎并没有跟上它,离开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但乔伊总是想着,也许有一天我们又会喜欢上这样的小车,而蜕变(如果有)之后的雨燕,也许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回到中国市场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